滑雪準備
基本滑雪裝備Checklist
滑雪衣服及配件
- 雪衣及雪褲
- 防風防曬面罩
- 冷帽
- 保暖頸套
- 防水手套及內襯手套 (Inner gloves)
- 滑雪長襪
- 雪鏡
保護裝備
- 雪板及固定器 (Bindings)
- 滑雪鞋
保護裝備
- 頭盔
- 護臀褲 (Pad褲)
- 護腕
*別忘了帶防曬霜喔!*
注意事項及小貼士
滑雪時該怎樣穿著配搭及保暖?
大家可以參考一下「洋蔥穿衣法」,即一層一層地添加不用功能的衣服,輕鬆保暖之餘又方便運動。
內層 – 功能: 速乾排汗,以免汗水令身體變冷甚至著涼
- 排汗及保持身體乾爽
- 貼身設計能增加保暖效果及舒適感
- 下身可穿薄款速乾 leggings
中層 – 功能: 保暖
- 中層為調節溫度最關鍵一層,但每個人對”寒冷”有不同的感受及適應度,所以應按個人需要去作選擇
- 參考衣著
- 氣溫較高 (0~5°C) >> 薄款T恤
- 氣溫適中 (-10°C~0°C) >> 厚實T恤 / 薄款絨毛內里上衣
- 氣溫較低 (-10°C以下) >> 添加薄款羽絨背心,並配備厚手套及內襯手套
- 宜: 衣服需附有良好彈性,具跣水性能更佳
- 避免: 過於厚重,容易吸水及積雪的衣物,例如毛衣
外層 – 功能: 防水擋風
- 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厚或薄款的滑雪外衣及雪褲
- 需透氣,防水系數最好達10,000mm以上
實際體感溫度
不同天氣狀況會影響實際體感溫度,以下為幾個主要影響溫度的因素:
- 下雪 – 感覺相對寒冷
- 下雨雪 / 下雨 – 高濕度令人感覺更寒冷
- 出太陽 – 較和暖
- 山勢高度 – 越高越冷
- 風速 – 對降低溫度有強勁加成(Windchill)
天氣預測
天氣變數很大,建議可於滑雪約5-7天前才開始查看各種天氣狀況,接近滑雪日子再不時查看。
天氣預測網站推介
- weathernews.jp/ski (提供日本主雪場天氣預測,簡單清晰)
- snow-forecast.com (提供世界各地不同雪場天氣預測,資訊齊全)
- 各雪場官方網站或IG (每朝出發前查看雪場實時狀況)
滑雪手套該選五指款 (Finger gloves) 還是叮噹款 (Mittens)?
- 五指款較為靈活,方便穿著Snowboard bindings或握Ski pole,但由於接觸空氣面積較多,保暖效果相對較低
- 叮噹款因熱量流失教低,所以相對較為保暖,尤其是有五指內間隔的款式
- 市面上還有一種較罕見三指手套 (Trigger mitts),融合了五指手套和叮噹手套的靈活性和保暖度的優點
滑雪手套的保養
- 用後必須完全吹乾以防發霉發臭
- 配備Inner gloves使用可加強保暖及方便清洗
- 定期塗抹防水劑
雪鏡起霧的原因及預防方法
- 選擇適合面型的雪鏡 – 貼面及貼鼻
- 雙層鏡片雪鏡較單層防霧
- 勿讓體溫過熱
- 保持通風 – 頭盔和面罩留有空間作通風
- 盡量避免又戴又除
- 盡量避免在濕的情況下抹擦內鏡片
- 使用後讓雪鏡完全風乾
- 如需清潔,可在風乾後用眼鏡布輕抹鏡片